第58章此去通途24
關燈
小
中
大
第58章 此去通途24
工程力學系。
謝江飛看著這五個大字,眉頭已經皺出了一條浦江。
在八九年改名字之前,這個系曾用過的名字,包括不限於“應用力學”“數學力學”。
這個專業出來是搞理論研究的?
能吃飽飯嗎?
放著大好的工作,長輩的人脈不去繼承,搞什麽力學研究?
謝江飛找來了謝郁,正準備開始教育——
“從今天開始,我和我姐住校。”
謝郁說完,直接上樓去收拾東西。
謝江飛:“??”
住校是早就有的想法,如果不是常奉獻的身體不好,他們從一年前就該搬去學校住了。
即便是這樣,在兩夫妻“忙碌的日常工作”裏,依然是兩姐弟交替送常奉獻去醫院做治療。
謝郁知道謝江飛的打算,想讓他繼承所謂的家業。
其實,謝家哪有家業?誰的工作不是自己找的。
謝江飛的想法在他看來十分可笑。
他不會幹涉謝雁的選擇,相反,他尊重謝雁的選擇,從還在斷崖村的時候,謝郁就明白姐姐的想法。
滬城要建立跨江大橋,謝雁雖然沒有進入設計院和工程隊,但也參與了一部分,因此,她才能收到成就,而因為參與度不高,成就的獎勵也不高。
否則,以跨江大橋這樣的重大工程,不會只獎勵一千幣,甚至還沒有訂閱的總數多。
無論遇到什麽樣的困難和危險,都不會阻止她追逐自己的夢想。
正像當時她所說,她的夢想,是要讓所有人都擁有跨過天塹的翅膀,讓斷崖絕路,濤濤江河,全都變作大道通途。
謝郁並不討厭橋,尤其是看到常奉獻為了修橋,拖著病體堅持下來的每個日夜,他對他們只有敬佩。
但他不會選擇橋梁作為自己的未來。
因為那個雨夜,眼睜睜看著人們從橋上墜落時的無力感,他不想再去體驗第二次,如果成為橋梁設計師,每次繪圖的時候,就要回想一次。
就像林鑄江所說,修橋不只是建立奇跡,完成任務,更是要對橋上來往的生命負責,對人命負責,對國家負責。
謝郁選了工程力學,謝江飛起初並不滿意,後來他去了解了一下,多少也和工程沾點邊,大不了畢業的時候讓他考一下設計院的工作。
在同一個學院的謝雁和宋修竹,自然是經常見面。
進入大學後,兩人更是比賽一樣瘋狂地汲取知識,因為有一樣努力的同學,誰一停下來,第二天的討論就可能跟不上話題。
好端端的言情男主,被謝雁帶成了學習機器。
就連家裏人,都覺得宋修竹是不是最近學習壓力太大精神出了問題,家裏的車不讓去接送,非要騎自行車,狂補外文和外文文獻,鋼琴表演也不去了。
只有宋修竹自己才知道。
和一個志同道合,且同樣聰明的同學一起學習和互相競爭,是一種多麽好的感覺。
在滬中的時候,他是被人捧在手心裏,放在神壇上的天才,交上去的作業必然是滿分,必然是模範,所有人都在仰望他。
久而久之,那些吹捧和誇獎在他聽來像是陳舊的表面化。
他們讚美他,崇拜他,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麽,而是因為他是宋修竹,僅此而已。
但現在,他找到了另一種競爭感。
原來他並不是站在最高峰上,有人已經比他走的更遠。
他要追趕她,和她一起並肩走在這條路上。
很快,檢驗兩人學習成果的第一個戰場就來了。
同舟大學將舉辦設計大賽,以跨江交通為主題,這一次的比賽,不限年級和學院,每個組三到四個人,提交申請通過就可以參加。
謝雁和宋修竹的年紀都很小,和同學之間有代溝,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學習上。
而這個代溝,不是他們兩無法理解比他們大三四歲的同學,而是同學無法跟上他們的思維。
以他們的速度,掌握一門課程太快了,導致老師不得不為了他們專門提前結業小考,以適應他們的學習速度。
每結束一門課程,就意味著他們要和經常上課的同學說再見,這樣的情況,讓他們很難找到組員。
張學書分別安排了兩個大三的同學加入他們的小組,而且,為了考驗他們兩的能力,特意點明要謝雁和宋修竹做組長。
謝雁分到的組員是兩個大三的學長,蘇擎和方斯聞。
能進入同舟大學的都不是庸才,他們兩個在大三的時候,就參加了浦江首座跨江大橋的科研組,謝雁的名字,他們也早就聽說過。
“不可否認,以你的年紀在這裏,算得上天才。”
蘇擎雙手撐桌,找到教室裏自習的謝雁,“但是,和你比起來,我們的經驗更多,而且,理論和實際是有區別的。”
他看起來又高又白,眼瞳很深,鼻梁高挺,是一張自信而驕傲臉,一身的少年氣。
實際上,他也有資格驕傲。
每學期的專業第一,參與過包括滬江跨江大橋在內三座橋梁的設計工作。
雖然沒上少年班,但也有跳級的經歷,十六考上同舟大學,現在正是十八歲。
他和方斯聞,是張學書手裏的兩張王牌。
謝雁擡起還算稚嫩的臉,仰著頭坐在座位上問他,“所以?”
“所以,”
周擎一笑,靠近她,“組長給我當,行不行?”
“行啊。”
謝雁直接道。
對她來說,誰當組長都一樣,最後還是要用實力說話。
沒有任何疑問和猶豫,直接就把組長讓給他了,這反而讓蘇擎疑惑起來,“小孩,你不會是有什麽陷阱吧?”
“怕了?”
他嗤笑,“誰怕誰是狗。”
蘇擎翻身坐在桌上,回頭看方斯聞,“聽見沒,一會去張老師那兒給我作證。”
方斯聞帶著一副眼鏡,年齡比他們大兩歲,性格也更沈穩一些,蘇擎雖然天才,但在他看來,蘇擎的脾氣和小孩差不多。
“餵,你有沒有找你的小哥哥問過,他們組準備出什麽方案?”
蘇擎敲了敲桌面。
她問,“你說宋修竹?”
他一樂,“除了他還有誰,你們兩金童玉女,學院誰不知道,他沒和你說?方哥,你說對不對?”
“那不知道有沒有人和你說過,你和方斯聞也是院裏的金童玉女?”
“誰說的?”
蘇擎問,他又笑起來,“我可比不上方哥。”
方斯聞:“你們兩互相傷害,帶上我算怎麽回事?”
謝雁還挺喜歡他們兩,便道,“那倒沒有,我也想看看院裏兩大設計大神的實力,蘇組長——”
她這就喊上了,“對於參賽方案,您的指示是什麽呢?”
別說,蘇擎還就吃這一套。
你如果和他逆著來,他就必須鬧個天翻地覆,你要捧著來,他就能比誰都喜歡你。
“這你算問到點上了。”
他從懷裏掏出一張圖紙,上面畫著精細的設計圖,“跨江方案,還用想嗎,用腦子也知道,將來的浦江江面,必然是跨江大橋的天下!”
謝雁說,“會有很多組都出橋梁設計方案。”
“的確,”
蘇擎根本沒在怕的,“但我們組的,絕對是最好的!”
此刻的宋修竹,面對兩個陌生的組員,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“送上去一百個方案,不用想也知道,九十個都是跨江大橋,”
他說,“我們要做,就做這個。”
“可我們學院,原本橋梁工程就是重點。”
組員猶豫道,“數據和資料,也是橋梁工程更多。”
另一個組員直接多了,“你還年輕,我不認為你可以主導這一次的設計。這次的比賽沒有那麽簡單,不只是做做樣子,前三名的方案會送到滬城,如果可行,或許就能造就一項跨江工程。”
他們都是大三的學生,雖然不都是結構工程院的,但能被張學書安排給自己的兩個寶貝學生,本身實力也不會太差,都是沖著名次來的。
因此,他們不能容許因為一個十六歲小孩的所謂“劍走偏鋒”的想法,而讓比賽出錯。
宋修竹卻很堅持,“我是組長,並且我有把握,能做出合適的方案。”
“你說的這種方案,我們都沒有任何經驗,耗費的時間精力太多。”
宋修竹:“我也沒有經驗。”
組員:“??”
他繼續道,“我會出一個方案,如果有問題,你們可以提出,然後我們一起完善。”
“這麽說來,你是一意孤行了?”
組員並不是很讚同,但宋修竹是張老師“欽定”的組長,“一周,我們要看到方案的雛形,以確定是否有價值推進下去。”
方案初選時間為一個月,通過初選,在進行一個月的詳細方案編寫和概念完善,最後進行專家會評比。
屆時,滬城各大設計院和同舟大學的相關領導和老師都會參加,模擬真正的項目工程專家研討會。
“可以。”
為了讓組員信服自己,他必須要付出更多努力。
而此刻的謝雁組——現在要改口叫蘇擎組,正在同舟大學裏飆“自行車”。
“誰贏了誰負責第二小節數據的計算!”
蘇擎聲音剛出來,人就沒影了。
緊跟在他後面的是謝雁。
方斯聞則慢悠悠的瞪著他的老爺車,人還沒進入老年,車速已經提前老齡化。
兩個小孩第二圈超過他的時候,他第一圈都還沒騎完。
用蘇擎的話來說,整天呆在教室裏趕方案,人遲早要悶死,必須地出來鍛煉身體。
第三圈的時候,謝雁已經快追上了他。
蘇擎回頭看了她一眼,“追的上來嗎?”
他笑罷,轉身加快了速度。
就在這一瞬間,原本還晴朗的天空,毫無征兆地落起了大雨。
謝雁眼疾手快,一個拐彎就騎到旁邊的樹下停了車。
蘇擎被淋了個措手不及,他一個回旋,把車頭掉了回來,剛才有多快加速沖過去,現在就有多快逃回來。
太陽都還沒下去,就下起了太陽雨,這麽罕見的事兒讓他們碰上了,方斯聞此時不知道人在哪,蘇擎頂著自己外套就沖到了謝雁旁邊。
這棵樹也不算茂盛,還有雨落下來,但比站在路中間好多了。
他回頭一看,比自己矮兩個頭的女孩頭發也濕了,雙手舉在頭頂,擋著雨。
蘇擎的手一揮,外套就落在了謝雁頭頂。
雨沒了,她擡頭一看,只看見他的側臉。
謝雁說,“謝了。”
伸手要去抓住外套。
蘇擎卻也抓緊了,還湊了過來。
“這可不是給你躲雨的,全給了你我怎麽辦,讓哥哥也躲躲。”
“身為組長,為組員淋雨不是應該的嗎?”
“我覺得不是很應該,你覺得呢?”
他的外套被展開,替一高一矮兩個人遮著雨,太陽雨來去都快,一眨眼的功夫,雨停了。
蘇擎抓住外套的手一松,讓衣服蓋住了她的頭。
謝雁抓開衣服,“餵。”
“噓,看那兒。”
蘇擎一指遠處。
湖面上,一道小小的彩虹從湖岸的這邊,落入碧綠的湖中,空氣中還有雨水的味道,
她看著那道七彩的弧光,忽然有了個想法。
初選,宋修竹的方案通過了。
組員也加入了他的方案設計裏,無論是他還是謝雁,都在為最後的方案做著努力。
他們需要做大量的計算,調查和現場測量,才能拿出一份值得推敲,可行的過江方案,而不是一套學生的幻想設計。
時間,眨眼間就來到了設計大賽的決賽,專家評審會。
在同舟大學最大的新型教室裏,將會決定出最終前三的學生作品,並報有關部門推送審核。
參加比賽的方案一共有一百一十二份,最終,二十份作品經過了初選,進入最後的評審會。
果然,前面十份都是橋梁方案,因為最新建成的跨江大橋,讓滬城修橋的熱情,從有關部門到學校,全都十分高漲。
能進入決賽的方案都沒有大的問題,但多數都是覆合型斜拉橋,和第一座大橋沒有太大的區別,缺乏變化和新意。
更重要的一點,首座大橋能夠成功,其中一個原因是選擇了最窄的一處江面,江面僅有三百多米,因此,最終的大橋主孔跨徑為四百多米。
但這樣的修橋地點只有一處,而且,如果離首座大橋太近,也沒有區別,很多方案並沒有考慮到選址問題,只是註重在橋型和橋梁技術上。
有的加了一些新的改變,比如橋塔的形狀,引橋的構造等等,都不算大的突破。
直到宋修竹組的方案出來,現場的專家們議論聲才大了起來。
主講人是宋修竹。
這個只有十六歲的天才少年,站在眾多專家面前,闡述自己的觀念。
“跨江只有一種方法嗎?我認為不是,”
他拿出自己的方案,“除了跨江大橋,過江還有另一個便捷安全的方法——越江隧道。”
謝雁點頭,不愧是宋修竹,想法果然和大部分人不一樣。
“比起跨江大橋,過江隧道出現的更早。”
他先介紹了背景。
“二十年前,第一條過江隧道建成通車,它是華國第一條越江隧道,打破了過江只能依靠輪渡的僵局,開車從隧洞過江,最快只需要六分鐘。”
“這之後,兩年前,第二條過江隧道也建成通車,由南北兩條隧道組成,一共四條行車道,全長兩千多米。”
過江隧道的發展在過去的這些年裏,遇到了停滯,這種局面,是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,如果不是踩踏事件,第二條過江隧道也不會那麽快提上日程。
在滬城借錢修橋的時候,過江隧道也重新走上了舞臺。
宋修竹的想法,就是在以往的過江隧道建設經驗上,設計一條更多車道的過江隧洞,過江隧道滬城已經有過修建經驗,工程技術也比較成熟。
“真不愧是少年班出來的。”
蘇擎靠近謝雁旁邊,微微斜著身子,悄悄道,“你有想到,他會提出這個方案嗎?”
謝雁老實回答,“沒有。”
他問,“原因?”
她回答道:“第二條過江隧道,從八年前就開始修建,用了六年時間,如果不是踩踏事件成了滬城過江基建的催化劑,可能還沒有這麽快通車。”
“過江隧洞的確有一定的優勢,但是缺點也很明顯,造價不比修橋便宜,而且時間更長。”
他一笑,“原來你早就知道了。”
蘇擎原本就因為參賽方案的事情對她刮目相看,但橋梁工程畢竟是謝雁的專業,他沒想到她對於隧洞隧道也這麽了解,甚至知道滬城的過江隧道修建時間。
他後背靠回椅子上,道,“沒錯,宋修竹有點完美主義,他的隧洞工程不是一般的工程,按照他這上面論述的構想,造價壓不下來,時間,保守估計需要五年,這還是緊趕慢趕,如果要有點意外,少說六七年。”
這已經是在滬城有修建兩條過江隧道經驗的情況下估算的時間。
而橋梁不一樣,有了第一座跨江大橋的經驗,拉索也實現國產化的條件下,謝雁收集到的數據和結果都表明,他們有把握在兩年內,再造出一座跨江大橋。
宋修竹的方案獲得了很多專家的認可,畢竟,在橋梁熱門的時候,很少有人把目光聚集在過江隧道上,而他提出的這個想法,雖然還比較初級,但卻是一個不錯的構想。
就連坐在專家席上的林鑄江,都對宋修竹讚不絕口。
“滬城的過江方式,絕不局限於橋梁一種,任何有價值的方案,都值得我們探討!”
最後打分,是目前為止的最高分。
宋修竹的組員,到這個時候,才對他徹底心服口服。
根據抽簽的順序,蘇擎組是最後一個。
上臺主講的,不是現組長蘇擎,而是謝雁。
“之前不知道你這麽厲害,早知道我還搶什麽組長,直接躺贏不就好了,最後的主講你上,對方肯定是宋修竹,我們少年班的同班生,不能被他比下去。”
蘇擎的想法,都說在了話裏。
兩個少年班的天才,從初選開始,就是這次方案設計大賽的焦點,如果宋修竹成了主講人,出了風頭,而謝雁沒有露面,難免會被別人拿出來比較。
他就是要讓所有人,都看到謝雁。
“我的組員,那必然是最棒的啊,是不是,方哥?”
方斯聞無所謂,“你們兩誰上去都行,早點講完我好買菜回家做飯。”
誰能娶了方斯聞,絕對是娶了賢妻。
謝雁上了臺,果然,下面立刻安靜了。
經過上一個少年班天才的方案論述,大家都對另一位的方案設計作品充滿了期待。
謝雁,會給他們帶來什麽樣的新創意呢?
“我們的方案,依然是雙塔雙索面疊合梁斜拉橋。”
這句話一出,下面議論紛紛。
“什麽情況?”
“這不是和首座跨江橋一樣的嗎?”
“難道她也和前面的一樣,準備做跨江大橋的覆制版?”
迎著下面疑惑和質疑的目光,謝雁只說了一句話,就讓教室重新恢覆了安靜。
“而方案中,橋梁的主孔跨徑設計為——六百米。”
六百米。
滬城的首座跨江大橋,主跨徑為四百二十三米,是華國跨度最大的斜拉橋。
目前,世界第一跨徑的疊合梁斜拉橋,是加國的安娜島橋,主跨徑為465米,目前已經裂開。
六百米的主跨徑,沒人能夠想象。
這個方案,
是要挑戰世界第一!
看到大家的【禾下乘涼】提議了!
其實一開始我是沒有把糧食這個納入計劃中的,主要是覺得袁爺爺的人生就已經很精彩了,還能有比他更傳奇的人生嗎?很難。
他就像一個太陽,一顆最耀眼的星星。
後來一想,大部分人是只知道這些糧食研究者讓我們吃飽了飯,卻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做到的,遇到過什麽樣的艱辛,創造過什麽樣的奇跡。
這樣一想,故事就有了寫的理由。
如果要寫,就需要找一個合適的角度,但核心想法是不變的,所有的故事,都是致敬那些勤勞又可愛的,為祖國發展,為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人,致敬他們那些讓人落淚的夢想和人生。
寫這些故事,是想讓更多的人看見他們的夢想,喜歡他們的夢想,或許,有人還會繼承他們的夢想!
曾經參加過一段時間的水稻研究,到現在還能記得導師介紹我們實驗室在領域上的水平時的驕傲語氣。
實驗室的冷櫃裏,放滿了寫著各種編號的種子紙包,光是清點和整理就要很久。
水稻研究所在一整棟大樓裏,
冬天外面下雪的時候,溫室裏的水稻卻在悄悄生長。
如果要寫,糧食應該會放到【技術篇】或者叫【領域篇】裏。顧名思義,就是某個領域的故事,但是我也不確定,得看看後面的安排,實在是沒有多餘的觸手可以碼字了……!
從這本書開文開始,計劃就是【外交篇】【基建篇】【時代篇】。
其他零碎的選題,會放在【領域篇】。
我的想法,是從建國開始,從建國,強國再寫到富國。
——這是上個世紀無數中國青年想看見的,也是這個世紀的我們,正在看見的!
【基建篇】將會努力讓大家感受到,基建狂魔並不只是四個漢字。
它是今天的整個神州大地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工程力學系。
謝江飛看著這五個大字,眉頭已經皺出了一條浦江。
在八九年改名字之前,這個系曾用過的名字,包括不限於“應用力學”“數學力學”。
這個專業出來是搞理論研究的?
能吃飽飯嗎?
放著大好的工作,長輩的人脈不去繼承,搞什麽力學研究?
謝江飛找來了謝郁,正準備開始教育——
“從今天開始,我和我姐住校。”
謝郁說完,直接上樓去收拾東西。
謝江飛:“??”
住校是早就有的想法,如果不是常奉獻的身體不好,他們從一年前就該搬去學校住了。
即便是這樣,在兩夫妻“忙碌的日常工作”裏,依然是兩姐弟交替送常奉獻去醫院做治療。
謝郁知道謝江飛的打算,想讓他繼承所謂的家業。
其實,謝家哪有家業?誰的工作不是自己找的。
謝江飛的想法在他看來十分可笑。
他不會幹涉謝雁的選擇,相反,他尊重謝雁的選擇,從還在斷崖村的時候,謝郁就明白姐姐的想法。
滬城要建立跨江大橋,謝雁雖然沒有進入設計院和工程隊,但也參與了一部分,因此,她才能收到成就,而因為參與度不高,成就的獎勵也不高。
否則,以跨江大橋這樣的重大工程,不會只獎勵一千幣,甚至還沒有訂閱的總數多。
無論遇到什麽樣的困難和危險,都不會阻止她追逐自己的夢想。
正像當時她所說,她的夢想,是要讓所有人都擁有跨過天塹的翅膀,讓斷崖絕路,濤濤江河,全都變作大道通途。
謝郁並不討厭橋,尤其是看到常奉獻為了修橋,拖著病體堅持下來的每個日夜,他對他們只有敬佩。
但他不會選擇橋梁作為自己的未來。
因為那個雨夜,眼睜睜看著人們從橋上墜落時的無力感,他不想再去體驗第二次,如果成為橋梁設計師,每次繪圖的時候,就要回想一次。
就像林鑄江所說,修橋不只是建立奇跡,完成任務,更是要對橋上來往的生命負責,對人命負責,對國家負責。
謝郁選了工程力學,謝江飛起初並不滿意,後來他去了解了一下,多少也和工程沾點邊,大不了畢業的時候讓他考一下設計院的工作。
在同一個學院的謝雁和宋修竹,自然是經常見面。
進入大學後,兩人更是比賽一樣瘋狂地汲取知識,因為有一樣努力的同學,誰一停下來,第二天的討論就可能跟不上話題。
好端端的言情男主,被謝雁帶成了學習機器。
就連家裏人,都覺得宋修竹是不是最近學習壓力太大精神出了問題,家裏的車不讓去接送,非要騎自行車,狂補外文和外文文獻,鋼琴表演也不去了。
只有宋修竹自己才知道。
和一個志同道合,且同樣聰明的同學一起學習和互相競爭,是一種多麽好的感覺。
在滬中的時候,他是被人捧在手心裏,放在神壇上的天才,交上去的作業必然是滿分,必然是模範,所有人都在仰望他。
久而久之,那些吹捧和誇獎在他聽來像是陳舊的表面化。
他們讚美他,崇拜他,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麽,而是因為他是宋修竹,僅此而已。
但現在,他找到了另一種競爭感。
原來他並不是站在最高峰上,有人已經比他走的更遠。
他要追趕她,和她一起並肩走在這條路上。
很快,檢驗兩人學習成果的第一個戰場就來了。
同舟大學將舉辦設計大賽,以跨江交通為主題,這一次的比賽,不限年級和學院,每個組三到四個人,提交申請通過就可以參加。
謝雁和宋修竹的年紀都很小,和同學之間有代溝,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學習上。
而這個代溝,不是他們兩無法理解比他們大三四歲的同學,而是同學無法跟上他們的思維。
以他們的速度,掌握一門課程太快了,導致老師不得不為了他們專門提前結業小考,以適應他們的學習速度。
每結束一門課程,就意味著他們要和經常上課的同學說再見,這樣的情況,讓他們很難找到組員。
張學書分別安排了兩個大三的同學加入他們的小組,而且,為了考驗他們兩的能力,特意點明要謝雁和宋修竹做組長。
謝雁分到的組員是兩個大三的學長,蘇擎和方斯聞。
能進入同舟大學的都不是庸才,他們兩個在大三的時候,就參加了浦江首座跨江大橋的科研組,謝雁的名字,他們也早就聽說過。
“不可否認,以你的年紀在這裏,算得上天才。”
蘇擎雙手撐桌,找到教室裏自習的謝雁,“但是,和你比起來,我們的經驗更多,而且,理論和實際是有區別的。”
他看起來又高又白,眼瞳很深,鼻梁高挺,是一張自信而驕傲臉,一身的少年氣。
實際上,他也有資格驕傲。
每學期的專業第一,參與過包括滬江跨江大橋在內三座橋梁的設計工作。
雖然沒上少年班,但也有跳級的經歷,十六考上同舟大學,現在正是十八歲。
他和方斯聞,是張學書手裏的兩張王牌。
謝雁擡起還算稚嫩的臉,仰著頭坐在座位上問他,“所以?”
“所以,”
周擎一笑,靠近她,“組長給我當,行不行?”
“行啊。”
謝雁直接道。
對她來說,誰當組長都一樣,最後還是要用實力說話。
沒有任何疑問和猶豫,直接就把組長讓給他了,這反而讓蘇擎疑惑起來,“小孩,你不會是有什麽陷阱吧?”
“怕了?”
他嗤笑,“誰怕誰是狗。”
蘇擎翻身坐在桌上,回頭看方斯聞,“聽見沒,一會去張老師那兒給我作證。”
方斯聞帶著一副眼鏡,年齡比他們大兩歲,性格也更沈穩一些,蘇擎雖然天才,但在他看來,蘇擎的脾氣和小孩差不多。
“餵,你有沒有找你的小哥哥問過,他們組準備出什麽方案?”
蘇擎敲了敲桌面。
她問,“你說宋修竹?”
他一樂,“除了他還有誰,你們兩金童玉女,學院誰不知道,他沒和你說?方哥,你說對不對?”
“那不知道有沒有人和你說過,你和方斯聞也是院裏的金童玉女?”
“誰說的?”
蘇擎問,他又笑起來,“我可比不上方哥。”
方斯聞:“你們兩互相傷害,帶上我算怎麽回事?”
謝雁還挺喜歡他們兩,便道,“那倒沒有,我也想看看院裏兩大設計大神的實力,蘇組長——”
她這就喊上了,“對於參賽方案,您的指示是什麽呢?”
別說,蘇擎還就吃這一套。
你如果和他逆著來,他就必須鬧個天翻地覆,你要捧著來,他就能比誰都喜歡你。
“這你算問到點上了。”
他從懷裏掏出一張圖紙,上面畫著精細的設計圖,“跨江方案,還用想嗎,用腦子也知道,將來的浦江江面,必然是跨江大橋的天下!”
謝雁說,“會有很多組都出橋梁設計方案。”
“的確,”
蘇擎根本沒在怕的,“但我們組的,絕對是最好的!”
此刻的宋修竹,面對兩個陌生的組員,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“送上去一百個方案,不用想也知道,九十個都是跨江大橋,”
他說,“我們要做,就做這個。”
“可我們學院,原本橋梁工程就是重點。”
組員猶豫道,“數據和資料,也是橋梁工程更多。”
另一個組員直接多了,“你還年輕,我不認為你可以主導這一次的設計。這次的比賽沒有那麽簡單,不只是做做樣子,前三名的方案會送到滬城,如果可行,或許就能造就一項跨江工程。”
他們都是大三的學生,雖然不都是結構工程院的,但能被張學書安排給自己的兩個寶貝學生,本身實力也不會太差,都是沖著名次來的。
因此,他們不能容許因為一個十六歲小孩的所謂“劍走偏鋒”的想法,而讓比賽出錯。
宋修竹卻很堅持,“我是組長,並且我有把握,能做出合適的方案。”
“你說的這種方案,我們都沒有任何經驗,耗費的時間精力太多。”
宋修竹:“我也沒有經驗。”
組員:“??”
他繼續道,“我會出一個方案,如果有問題,你們可以提出,然後我們一起完善。”
“這麽說來,你是一意孤行了?”
組員並不是很讚同,但宋修竹是張老師“欽定”的組長,“一周,我們要看到方案的雛形,以確定是否有價值推進下去。”
方案初選時間為一個月,通過初選,在進行一個月的詳細方案編寫和概念完善,最後進行專家會評比。
屆時,滬城各大設計院和同舟大學的相關領導和老師都會參加,模擬真正的項目工程專家研討會。
“可以。”
為了讓組員信服自己,他必須要付出更多努力。
而此刻的謝雁組——現在要改口叫蘇擎組,正在同舟大學裏飆“自行車”。
“誰贏了誰負責第二小節數據的計算!”
蘇擎聲音剛出來,人就沒影了。
緊跟在他後面的是謝雁。
方斯聞則慢悠悠的瞪著他的老爺車,人還沒進入老年,車速已經提前老齡化。
兩個小孩第二圈超過他的時候,他第一圈都還沒騎完。
用蘇擎的話來說,整天呆在教室裏趕方案,人遲早要悶死,必須地出來鍛煉身體。
第三圈的時候,謝雁已經快追上了他。
蘇擎回頭看了她一眼,“追的上來嗎?”
他笑罷,轉身加快了速度。
就在這一瞬間,原本還晴朗的天空,毫無征兆地落起了大雨。
謝雁眼疾手快,一個拐彎就騎到旁邊的樹下停了車。
蘇擎被淋了個措手不及,他一個回旋,把車頭掉了回來,剛才有多快加速沖過去,現在就有多快逃回來。
太陽都還沒下去,就下起了太陽雨,這麽罕見的事兒讓他們碰上了,方斯聞此時不知道人在哪,蘇擎頂著自己外套就沖到了謝雁旁邊。
這棵樹也不算茂盛,還有雨落下來,但比站在路中間好多了。
他回頭一看,比自己矮兩個頭的女孩頭發也濕了,雙手舉在頭頂,擋著雨。
蘇擎的手一揮,外套就落在了謝雁頭頂。
雨沒了,她擡頭一看,只看見他的側臉。
謝雁說,“謝了。”
伸手要去抓住外套。
蘇擎卻也抓緊了,還湊了過來。
“這可不是給你躲雨的,全給了你我怎麽辦,讓哥哥也躲躲。”
“身為組長,為組員淋雨不是應該的嗎?”
“我覺得不是很應該,你覺得呢?”
他的外套被展開,替一高一矮兩個人遮著雨,太陽雨來去都快,一眨眼的功夫,雨停了。
蘇擎抓住外套的手一松,讓衣服蓋住了她的頭。
謝雁抓開衣服,“餵。”
“噓,看那兒。”
蘇擎一指遠處。
湖面上,一道小小的彩虹從湖岸的這邊,落入碧綠的湖中,空氣中還有雨水的味道,
她看著那道七彩的弧光,忽然有了個想法。
初選,宋修竹的方案通過了。
組員也加入了他的方案設計裏,無論是他還是謝雁,都在為最後的方案做著努力。
他們需要做大量的計算,調查和現場測量,才能拿出一份值得推敲,可行的過江方案,而不是一套學生的幻想設計。
時間,眨眼間就來到了設計大賽的決賽,專家評審會。
在同舟大學最大的新型教室裏,將會決定出最終前三的學生作品,並報有關部門推送審核。
參加比賽的方案一共有一百一十二份,最終,二十份作品經過了初選,進入最後的評審會。
果然,前面十份都是橋梁方案,因為最新建成的跨江大橋,讓滬城修橋的熱情,從有關部門到學校,全都十分高漲。
能進入決賽的方案都沒有大的問題,但多數都是覆合型斜拉橋,和第一座大橋沒有太大的區別,缺乏變化和新意。
更重要的一點,首座大橋能夠成功,其中一個原因是選擇了最窄的一處江面,江面僅有三百多米,因此,最終的大橋主孔跨徑為四百多米。
但這樣的修橋地點只有一處,而且,如果離首座大橋太近,也沒有區別,很多方案並沒有考慮到選址問題,只是註重在橋型和橋梁技術上。
有的加了一些新的改變,比如橋塔的形狀,引橋的構造等等,都不算大的突破。
直到宋修竹組的方案出來,現場的專家們議論聲才大了起來。
主講人是宋修竹。
這個只有十六歲的天才少年,站在眾多專家面前,闡述自己的觀念。
“跨江只有一種方法嗎?我認為不是,”
他拿出自己的方案,“除了跨江大橋,過江還有另一個便捷安全的方法——越江隧道。”
謝雁點頭,不愧是宋修竹,想法果然和大部分人不一樣。
“比起跨江大橋,過江隧道出現的更早。”
他先介紹了背景。
“二十年前,第一條過江隧道建成通車,它是華國第一條越江隧道,打破了過江只能依靠輪渡的僵局,開車從隧洞過江,最快只需要六分鐘。”
“這之後,兩年前,第二條過江隧道也建成通車,由南北兩條隧道組成,一共四條行車道,全長兩千多米。”
過江隧道的發展在過去的這些年裏,遇到了停滯,這種局面,是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,如果不是踩踏事件,第二條過江隧道也不會那麽快提上日程。
在滬城借錢修橋的時候,過江隧道也重新走上了舞臺。
宋修竹的想法,就是在以往的過江隧道建設經驗上,設計一條更多車道的過江隧洞,過江隧道滬城已經有過修建經驗,工程技術也比較成熟。
“真不愧是少年班出來的。”
蘇擎靠近謝雁旁邊,微微斜著身子,悄悄道,“你有想到,他會提出這個方案嗎?”
謝雁老實回答,“沒有。”
他問,“原因?”
她回答道:“第二條過江隧道,從八年前就開始修建,用了六年時間,如果不是踩踏事件成了滬城過江基建的催化劑,可能還沒有這麽快通車。”
“過江隧洞的確有一定的優勢,但是缺點也很明顯,造價不比修橋便宜,而且時間更長。”
他一笑,“原來你早就知道了。”
蘇擎原本就因為參賽方案的事情對她刮目相看,但橋梁工程畢竟是謝雁的專業,他沒想到她對於隧洞隧道也這麽了解,甚至知道滬城的過江隧道修建時間。
他後背靠回椅子上,道,“沒錯,宋修竹有點完美主義,他的隧洞工程不是一般的工程,按照他這上面論述的構想,造價壓不下來,時間,保守估計需要五年,這還是緊趕慢趕,如果要有點意外,少說六七年。”
這已經是在滬城有修建兩條過江隧道經驗的情況下估算的時間。
而橋梁不一樣,有了第一座跨江大橋的經驗,拉索也實現國產化的條件下,謝雁收集到的數據和結果都表明,他們有把握在兩年內,再造出一座跨江大橋。
宋修竹的方案獲得了很多專家的認可,畢竟,在橋梁熱門的時候,很少有人把目光聚集在過江隧道上,而他提出的這個想法,雖然還比較初級,但卻是一個不錯的構想。
就連坐在專家席上的林鑄江,都對宋修竹讚不絕口。
“滬城的過江方式,絕不局限於橋梁一種,任何有價值的方案,都值得我們探討!”
最後打分,是目前為止的最高分。
宋修竹的組員,到這個時候,才對他徹底心服口服。
根據抽簽的順序,蘇擎組是最後一個。
上臺主講的,不是現組長蘇擎,而是謝雁。
“之前不知道你這麽厲害,早知道我還搶什麽組長,直接躺贏不就好了,最後的主講你上,對方肯定是宋修竹,我們少年班的同班生,不能被他比下去。”
蘇擎的想法,都說在了話裏。
兩個少年班的天才,從初選開始,就是這次方案設計大賽的焦點,如果宋修竹成了主講人,出了風頭,而謝雁沒有露面,難免會被別人拿出來比較。
他就是要讓所有人,都看到謝雁。
“我的組員,那必然是最棒的啊,是不是,方哥?”
方斯聞無所謂,“你們兩誰上去都行,早點講完我好買菜回家做飯。”
誰能娶了方斯聞,絕對是娶了賢妻。
謝雁上了臺,果然,下面立刻安靜了。
經過上一個少年班天才的方案論述,大家都對另一位的方案設計作品充滿了期待。
謝雁,會給他們帶來什麽樣的新創意呢?
“我們的方案,依然是雙塔雙索面疊合梁斜拉橋。”
這句話一出,下面議論紛紛。
“什麽情況?”
“這不是和首座跨江橋一樣的嗎?”
“難道她也和前面的一樣,準備做跨江大橋的覆制版?”
迎著下面疑惑和質疑的目光,謝雁只說了一句話,就讓教室重新恢覆了安靜。
“而方案中,橋梁的主孔跨徑設計為——六百米。”
六百米。
滬城的首座跨江大橋,主跨徑為四百二十三米,是華國跨度最大的斜拉橋。
目前,世界第一跨徑的疊合梁斜拉橋,是加國的安娜島橋,主跨徑為465米,目前已經裂開。
六百米的主跨徑,沒人能夠想象。
這個方案,
是要挑戰世界第一!
看到大家的【禾下乘涼】提議了!
其實一開始我是沒有把糧食這個納入計劃中的,主要是覺得袁爺爺的人生就已經很精彩了,還能有比他更傳奇的人生嗎?很難。
他就像一個太陽,一顆最耀眼的星星。
後來一想,大部分人是只知道這些糧食研究者讓我們吃飽了飯,卻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做到的,遇到過什麽樣的艱辛,創造過什麽樣的奇跡。
這樣一想,故事就有了寫的理由。
如果要寫,就需要找一個合適的角度,但核心想法是不變的,所有的故事,都是致敬那些勤勞又可愛的,為祖國發展,為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人,致敬他們那些讓人落淚的夢想和人生。
寫這些故事,是想讓更多的人看見他們的夢想,喜歡他們的夢想,或許,有人還會繼承他們的夢想!
曾經參加過一段時間的水稻研究,到現在還能記得導師介紹我們實驗室在領域上的水平時的驕傲語氣。
實驗室的冷櫃裏,放滿了寫著各種編號的種子紙包,光是清點和整理就要很久。
水稻研究所在一整棟大樓裏,
冬天外面下雪的時候,溫室裏的水稻卻在悄悄生長。
如果要寫,糧食應該會放到【技術篇】或者叫【領域篇】裏。顧名思義,就是某個領域的故事,但是我也不確定,得看看後面的安排,實在是沒有多餘的觸手可以碼字了……!
從這本書開文開始,計劃就是【外交篇】【基建篇】【時代篇】。
其他零碎的選題,會放在【領域篇】。
我的想法,是從建國開始,從建國,強國再寫到富國。
——這是上個世紀無數中國青年想看見的,也是這個世紀的我們,正在看見的!
【基建篇】將會努力讓大家感受到,基建狂魔並不只是四個漢字。
它是今天的整個神州大地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